简述第一个十年文学创作上的特点?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20 22:19:49
简述第一个十年文学创作上的特点?
x\n*[z~<@}>C:#:R.:=bf0xb2؆*w٧֪~|W wGE.#Y[PԚqMݧ'gsgVmgq9ufWnb_~??:bZ&[n=x.^v"cXW&2N1Dky{_d'+֖4iT/Dj264Df)[Ynd"bW4eSgi;uG6/n؛McxWw؇87]XN'?tM&x_n *˛ O?JıXwV&[ʻvgKb6wA_] iw,Wr##XF$;iz#9+͉Hv-& {͋J:2%N @/b鯱Rt0vHV7=ϳ4N.n3OtE`ɱͽvisaS)+M?u~*Xy$wӸ?[?7eFn}Z[ Ǐ3묮Dp &)gǶEx?@Vp4ob b+F Ͼ]kYVOT4*[}`u0O+̬DSrYi9\جa^` :L*3v)LFN26= 2cΝ&cע\ۆؚcٻQ HM~8!b7z<@>PjEsZ7ob{4P^֒ ,S:u''7b(k{3ow?b6v5d&N$!=/JޱVy[ߊDBdAqZG5gu.fL)tZxsOrt/mY} @XS.S~$4@+@ l T/un|BZoѱβͮ6j/]TTc8;6*ɽm%.7"]G`8;ҬN2.V"[g'йTU\_ oׄn E gwEi,R 6L\)Yas,EoYl1̂EV=jHiԾp\ToP:#u:f#ADp6ivixL$w}?4ùzssRm7:`'ߙ W-Q|uE;8)KgWWZ@u8>@..%/1B6iM 8KgUҶjpk-3T )z":NF^ܠmLbc?vi>ƲöfEv6!O-ïZw]r, Ic5}i Jyqx#23&]4W1޲OcAZB-y]䏗mWn0U|'ņx@'x㭻+nb r A1aM g$'|YYQjp蒬q3\sM'e'7W1jM &#+41V(MuDE:冲zLL8dZz~vA""7D6yTpiv\0HXh?X!W|\%G%MM[ONwj8p}ʴCT-Ai(ɾgPn^1$0|PJ܀(A/_^i&0 ARAu`&PQTc<r>"a eVEuNQŜs魟1Yo.HI 4oFy>Cy}K`KmSХ@V3XWɇSnđ v5ᤡQNۙ27A#?<ċL /%Fy;2@bw7Bڐ ޲,]=M |3q',8 FIyRRr#SBentfN=?-p6E&ѬI:~ s7bM!QTl9/C!2/f Dux@+V/Qf͐{W1Q~G_;#>κQ#Jo#Y]"du KbYEP `n;7C|Z݈x+ta#~X<# m2S fgjS9rƱweCt C SB \_:2XLo&7ohd Xb]RS`{90dcf\ a m< i3V'sDޮy~u!~U½uWOQi*^Cv?g$b2V9B)e`ּG&xJYѥIkHIF yʵ( }tפcJ}ȥ^57tK ?7F"yFT΋nq vXAknϠTbVVi6as oF&F&No/g6]\!f7HQ "2]UNERs(#6 z"_4(ݓ)2 *[w@,8OWTé;Op$D. 8E|ݏٿT")E ɧ<3Q͉"*j VY;C6.yqj;p7MűS;X/Vp5/=@DY3L(7$4S\3b|eŁd(^J2yd{'nę1ky\ХؐSBYSf'l91;p;yD}y(`ixQD@F0r7;(ߧ$#uZ9YUIx`b~%-gw؄xEr"Z-򖢛漠x67T $EV fYVeձnPS`KUdg#r;Ȧ:L8He-y ʧGU ҎFpsT7+l(?CYQ8@p rYVMfGϔ7ǓyBWhQCM ["zsJc_ @[nz}FΏ?9p$tF;85׉_ȡ=N`#bYvۻ*Y @Ap~_sW^Pc'w{gܠw݂x;V#H*;0@nRXyl_RMA<(--bV+X05!Z` i0Ӂ۰aOF*[{*Pm-@ D-H]PR0T}^@ ۡ8bӔKd.=A!SSsvcs# ,Ҩ!>@5;23QwDX< i k&. YL.)CXw'߰H#כ^8 mйp#=ēL@q#1"`i\ؖ_Ku0 e `}Pt"i[QzQw0G:(I`1I 1\" ?+MO{ѹþ=3E5$d-1iEx-WM2lW19$S^N9F}1Rx ԓƞx__47zxwdxAVi0IAb wWɬ B] YmϢR^!I<[YzZ~:6*S -|z,x;3ĩkm[R p|Tn5[75 FxheyEP24&QL@l*?cSζMPu&b \?>tkj A$DM=dӠÛݕHKIB;/Qɪr致 wk7%9(\v OD=` oHPPpmݒzA 'N;i AMjdUHDI# rV=-f5|JRyZo߁tWlz%;%- vU8“XWIP,y BÛoBJPjӲJaIktw1{[4?piDʤ^!O&#۱-/Wdޣ>A fHa^Ntn(eP..kLptN6Rg[ds]I5AA?}O_ICk7_]d ёĦf"զ8WmUJP<w2sF<@X*tC_Lj Q]8/W65p[^rwU(;e8- Yt w sH?O O4Cm9P&rW$7ca7)&7y ?~MC#M ٔsjSZ-۔2 Vt~ μ|ӊrnE*+Sfh+ @3\Hޑ:tUt*~>͔pRm53!NujHIN>ی1ڪMh}NHUI |ezof(S~# q?qޖgPN }@R30X}!+-mR bp~IuM-B &&ʸ*;\9Ɏ (v'&(ln$%ޢW:k͙*XGRUދeKYW5Oe(DuqOi o?0dbI.7>;_jCm ˨ceEKSL[&nbI(*`,ٯ,`R'2ʾj9^0uSPm8A21D]aO޽Q*BNG=<@9mǶ6XmDj*sq󨡔9 b0GG.B^s@ְ}A@:uUx+,:+2:<=yÓh꽼Me^ J$a[Y:iFY]ި˔3/ 5A^=>HCo7ͼbrb &a%P!1؈\Ҭ 9W&:WF2l NȍòcOC҅1 sa@ٻޟٕTv`mDaΪꨕnRfQ:<Ѿ4+q?{0?YMJRh^flUI>G6YD~$ *[t,=aUU]$ü!u%)#. qj,?J她!."eqnV{XfA9~/|] kAkR=|iBRtS( 8%n4ЌR|jb: cF&YzўWÁ'MFβˈLY;wOԚlEB5 /wyb ;)&U,_ 6 P-V ēKr`٨0weX_cpߨa\. :4]ȵG\{jSx ȹ`=~rN R.ˈa}^UHIM:yǪ MJ~8[~J&T/aċ<girl!2VtD7;xfO"Kd ,jF`0r^Na;@ڪj "MF'3C92tRPlR}rKa\=+.2QkbEQDY]|j[wq_ĽߑSNB=3hFhq}Dt/ Q.pNr5QIzwK:ѹUyJuM%aa@`~u\e+*PP fױ>ANH HB7%}zg.\*7Wt[XR~+{ /ՆvpVE~EN Χ JU.0uA]bT [()q*tTlt2vDSX{ӽ]R5׏$uoE/&ncJ{1 TDS;Eh݁6&:39C+2ƼwHOګݛ?'s̓RU' f?&"]&fO a Hnå—BvS`qf IJ9}!·)8N-gPn7~> 7aH{ȣ&U~IH5$K|3ƞ'NRKV%PwԲg=D!* ΛJErhƂ+ND &| wB_^aeўW{w1Xik*sm6Wlq ykULꃡ <؏HbI;>|*[A鼌%f?n+\G`׽w`&]]t*W$[HM rݛ])^³yƢe@or )s*ns"Je +*KO[V"eӝOBHŖ]żp?)_ -<

简述第一个十年文学创作上的特点?
简述第一个十年文学创作上的特点?

简述第一个十年文学创作上的特点?
小说:用白话文创作突出思想启蒙的作用先锋小说.这些小说有强烈的现实关照性,凸显新文学革命提倡的人道主义精神.例如:问题小说.代表作品:冰心《斯人独憔悴》、《超人》;庐隐《海滨故人》《灵魂可以卖么》等.王统照《山雨》叶绍钧:隔膜》《城中》等5个短篇小说集《倪焕之》是其唯一长篇小说,显示现实主义趋向,被誉为“扛鼎的工作”.
  许地山:《命命鸟》《商人妇》《醍醐天女》《缀网劳蛛》;中篇《玉官》(1939)
  1949发表的《春桃》和1940发表的《铁鱼的鳃》标志着许地山创作的转向.
  2、乡土小说:乡土小说家:许杰、王鲁彦、王任叔、许钦文、徐玉诺、台静农、彭佳煌、黎锦明、废名、蹇先艾等.
  许杰是那时“成绩最多的描写农民生活的作家”,最长的《惨雾》是那时候一篇杰出的作品.
  第三章 20年代小说(二)
  鲁迅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人,在小说创造方面取得很高成就.代表作:
  1、散文诗集《野草》,回忆散文集《朝花夕拾》
  2、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是中国现代小说的艺术高峰,在思想和艺术方面都对中国现代小说的形成、成熟和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1)在创作方法上,鲁迅开辟了许多创作方法的源头:《孔乙己》《明天》《阿Q正传》《祝福》《离婚》等作品,显示了清醒的现实主义特点;《狂人日记》《长明灯》则是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相结合的优秀之作;《肥皂》《白光》等对人物潜意识的描摹,带有心理剖析的色彩;在鲁迅小说中,还“常常回响着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声音”,成为“复调小说”.
  (2)在艺术表现上也有多方面创造:
  在艺术风格上,显示了多样化的特点:鲁迅作品在整体上注重白描,但也有出色的抒情小说(如《伤逝》《孤独者》等)和杰出的讽刺小说(如《高老头》《肥皂》等),以及荡漾着乡情和乡风的乡土小说(如《故乡》《风波》等).
  在格式上,鲁迅是“创造‘新形式’的先锋”,他的小说“几乎一篇有一篇的形式”.《狂人日记》采用第一人称的主人公独语自白的叙述方式;《孔乙己》通过截取人物生平片段来概括人的一生;《药》从事件中途起笔;《离婚》则主要写了船上和尉来老家的这两个场面.
  在表现手法上:严格依据表达的主题和塑造人物的性格的需要设置和提炼情节,使之有严谨、凝练、蕴藉深厚的特点.
  在塑造人物方面,采用“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的办法,还特别注重将人物摆在一定的环境中来加以表现.
  鲁迅的小说艺术上一方面大胆借鉴了西洋小说的表现手法,另一方面有融合了中国传统小说的长处,从而创造了中国现代小说的新形式.鲁迅的小说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精湛的艺术,深远的影响着中国现代小说以至整个新文学的发展.
  3、《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1918年5月发表于《新青年》,标志着“五四”新文学创作的开端.
  4、《阿Q正传》,最早被介绍到世界上的中国现代小说.
  对阿Q形象的基本特征问题,学术界曾长期有争论,目前学术界趋向于认为阿Q是一个落后不觉悟、带有精神病态的农民形象:
  (1)阿Q首先是一个被剥夺得一无所有的贫苦农民;
  (2)阿Q的不觉悟,更突出的表现在他对革命的态度和认识上;
  (3)阿Q最突出的特点他的精神胜利法.
  《阿Q正传》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它画出了国人的灵魂,暴露了国民的弱点,达到了“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的效果.
  5、《故事新编》,历史小说写法上有“博考文献,言必有据”和“只取一点因由,随意点染,铺成一篇”这两大类型.写作上的鲜明特点:
  1)依据古籍和容纳现代;
  2)不是“将古人写得更死”,而是将古人写活;
  3)运用“油滑”的手段,在穿插性的喜剧人物身上,赋予现代化的细节,为借古讽今服务.
  第四章 20年代新诗
  1、1917年《新青年》刊出胡适《白话诗八首》,是最初公开发表的新诗尝试之作.
  2、初期白话新诗勇于尝试:周作人受法国象征派诗人波特莱尔散文诗的影响,写出了被胡适称为“新诗中的第一首杰作”的《小河》(1912年2月),具有象征意味;刘半农《瓦釜集》用江阴方言创作的民歌体新诗;刘大白《旧梦》中的《卖不谣》《田主来》具有古乐府民歌的特点.
  3、当时新诗创作的主要流派:
  (1)人生派:文学研究会以《诗》《小说月报》《文学周报》等为阵地,聚集了风格相近的诗人群,致力于新诗探索.
  代表作:1922年6月,朱自清、俞平伯、周作人、刘延陵、徐玉诺、郭绍虞、叶绍钧、郑振铎等8位诗人出版诗合集《雪朝》.
  艺术主张:承袭初期白话诗人关注现实、表同情于下层平民的写实主义精神,反对贵族文学,提出“血和泪的文学”的口号,直面普通民众的不幸人生.在诗中或鞭挞现实,或同情底层社会不幸,或展示自我复杂矛盾的情感世界,探寻人生的价值与意义,真正做到了“为人生”.
  (2)浪漫派:20年代初,创造社诗人郭沫若、田汉、成仿吾、郑伯奇等人接受西方浪漫主义诗人的影响. 20年代新诗
  1、1917年《新青年》刊出胡适《白话诗八首》,是最初公开发表的新诗尝试之作.
  2、初期白话新诗勇于尝试:周作人受法国象征派诗人波特莱尔散文诗的影响,写出了被胡适称为“新诗中的第一首杰作”的《小河》(1912年2月),具有象征意味;刘半农《瓦釜集》用江阴方言创作的民歌体新诗;刘大白《旧梦》中的《卖不谣》《田主来》具有古乐府民歌的特点.
  3、当时新诗创作的主要流派:
  (1)人生派:文学研究会以《诗》《小说月报》《文学周报》等为阵地,聚集了风格相近的诗人群,致力于新诗探索.
  代表作:1922年6月,朱自清、俞平伯、周作人、刘延陵、徐玉诺、郭绍虞、叶绍钧、郑振铎等8位诗人出版诗合集《雪朝》.
  艺术主张:承袭初期白话诗人关注现实、表同情于下层平民的写实主义精神,反对贵族文学,提出“血和泪的文学”的口号,直面普通民众的不幸人生.在诗中或鞭挞现实,或同情底层社会不幸,或展示自我复杂矛盾的情感世界,探寻人生的价值与意义,真正做到了“为人生”.
  (2)浪漫派:20年代初,创造社诗人郭沫若、田汉、成仿吾、郑伯奇等人接受西方浪漫主义诗人的影响.
  代表作:郭沫若《女神》
  艺术主张:破旧立新,中心内容是表现自我,诗体特征是“绝对的自由”,真正表现了狂飙突进的五四时代精神.
  代表作:郭沫若《女神》
  艺术主张:破旧立新,中心内容是表现自我,诗体特征是“绝对的自由”,真正表现了狂飙突进的五四时代精神.
  【郭沫若:
  1)作品:1921年《女神》是郭沫若第一本诗集;1926年《三个叛逆的女性》三个剧本《聂嫈》《王昭君》《卓文君》;抗战时期代表作《屈原》.
  2)《女神》的意义:其一问世,便以其情感的大解放、诗体的大解放,宣告诗坛上“胡适的时代”的结束,和真正的现代主义自由体新诗时代的到来.在新诗史上的一个重要贡献是创造了自由体,它最突出的成就是创造了一个体现五四时代精神的现代自我形象:
  ①这个现代自我形象,借助于泛神论,将“人—自我”第一次提高到本位和神的地位;
  ②这个现代自我形象具有超凡的毁坏与创造力;
  ③这个现代自我形象对五四后新生的中国,无限眷恋、热爱;
  ④他不仅热爱祖国,而且胸襟开阔,具有广博的人类情怀、宇宙意识.
  3)《女神》的艺术特点:
  ①郭沫若受惠特曼那豪放的诗歌影响极大,通过创造性借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诗风.总体来看,以浪漫主义为主调,象征是其精义;
  ②对现实的揭露、批判是以对未来理想社会的乐观想象与坚定信仰为基础和前提的,理想主义是其浪漫主义的精髓;
  ③表现了五四时期那种冲破一切丑恶事物、推到一切腐朽势力的力量,创造了中国文学史上空前的现代自我形象;
  ④形式多种多样,有自由体、半格律体、诗剧体等等,其中自由体诗人最得心应手.自由体不拘格式、诗节不限、字数不定、音节自然,一切服从感情的宣泄,真正做到了“绝端的自由,绝端的自主”.】
  (3)小诗派:1921-1923年,诗坛形成“小诗”盛行局面
  代表作:冰心“小诗集”《繁星》《春水》(春水体、繁星体);宗白华“小诗”集《流云》
  艺术特点:形式短小,或缘事抒情,或因物起兴,或寄情于景,以捕捉刹那间的自我感受与哲思,充分体现人觉醒后的内在困惑.
  (4)湖畔诗派:
  时间地点:1922年4月于杭州成立湖畔诗社.
  发起人:潘漠华、冯雪峰、应修人、汪静之等
  代表作:诗歌合集《湖畔》《春的歌集》,汪静之的诗集《蕙的风》.
  艺术风格:湖畔诗人清新、自然、纯情、率真,个性解放思想是他们诗歌创作的基石.主要写爱情,通过对人的正常情感的大胆告白与肯定,揭破封建礼教的虚伪,展示了五四新人的青春人格与气质,是真正的现代情诗,
  (5)新月诗派:
  成立:1926年4月《晨报》副刊《诗镌》创刊,标志着新月诗派的形成.
  代表诗人:闻一多、徐志摩,重要诗人有朱湘、饶孟侃、刘梦苇、于赓虞、方令孺、林徽因、陈梦家、方玮德、邵洵美、卞之琳等.
  主张:使新诗有五四以来的散文化、自由化向规范化转换,规范化的举措是“本质的醇正”、“情感的节制”、“格律的谨严”;闻一多提出“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新格律诗主张,使新诗走出了“绝端的自由”的散文化误区,为新诗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与经验.
  代表作品:徐志摩四本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
  闻一多诗集《红烛》《死水》《奇迹》
  (6)早期象征诗派:
  时间:20年代中后期
  代表诗人:李金发,重要诗人有王独清、穆木天、冯乃超、蓬子、胡也频等.
  主张:自我独语,沉溺于个人感觉,提出“纯粹诗歌”概念,要求将诗与散文划清界限“为感觉而作”,不求民众了解.
  代表作:李金发(受波特莱尔、维尔伦等影响)《微雨》《为幸福而歌》《食客与凶年》(他率先将西方象征主义的丑恶、死亡、虚无和恐怖的主题引入新诗中);王独清《圣母像前》《死前》《威尼市》;穆木天《旅心》;冯乃超《红纱灯》;蓬子《银铃》
  (7)早期无产阶级革命诗歌:1923年,中共党员邓中夏著文反对新诗人专门做所谓的“新浪漫主义”“为艺术而艺术”的派别,提出新诗人“须多做能表现民族伟大精神的作品”,“须多做描写社会实际生活的作品”;主张“文体务求壮伟,气势务求磅礴,造诣务求深刻,遣词务求警动”.不久,沈泽民也强调革命的实际生活经验对于革命文学创作的重要意义.
  代表诗人及代表作:蒋光慈诗集《新梦》(中国第一部为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新生活放声歌唱的诗集)、《哀中国》,其大多为政治抒情诗.
  第五章 20年代戏剧
  1、1918年10月《新青年》专门出一期“戏剧改良号”,基本观点是中国传统戏曲与现代话剧势不两立.
  2、1919年3月胡适发表于《新青年》的《终生大事》是最早运用现代话剧形式表现五四精神的剧作,在内容与形式上都是对易卜生《娜拉》的仿制.
  3、1920年10月,汪仲贤改编萧伯纳戏剧《华伦夫人之职业》,将“纯粹的写实派的西洋剧本第一次和中国社会接触”.
  4、陈大悲以音译切合的翻译——“爱美剧”,提出他对当时话剧界的思考:“我们理想中的指导社会的戏剧家是“爱美的”(Amateur)戏剧家(即非职业的戏剧家).爱美的戏剧家不受资本家操纵,不受座资底支配.”
  1920-1924年为“爱美的戏剧”写了《良心》《英雄与美人》《幽兰女士》《爱国贼》等.
  4、1922年留美的洪深回国后在戏剧上做的第一件大事是编成一台“全是男角”的《赵阎王》,借鉴奥尼尔《琼斯皇》的戏剧手法,第一次在中国话剧舞台上表演了表现主义的戏剧艺术.1923年加入上海戏剧协社,排演《终身大事》《泼妇》《好儿子》《少奶奶的扇子》,其中《少奶奶的扇子》的演出是中国第一次严格按照欧美各国的演出话剧方式.
  5、田汉在20年代发表戏剧《咖啡店之一夜》《获虎之夜》《湖上的悲剧》《名优之死》等20多部.
  1922年独幕剧《获虎之夜》是我国独幕话剧臻至成熟的一个标志,它以辛亥革命为背景,主人公:莲姑、黄大傻.
  发表于20年代后期的《名优之死》《南归》是田汉“这一时期最有代表性的作品”.
  6、郭沫若发表三部戏剧《卓文君》《王昭君》《聂嫈》,结集为《三个叛逆的女性》.
  7、丁西林于1923年创作第一步独幕喜剧《一只马蜂》一鸣惊人.
  第六章 20年代散文
  1、“语丝文体”:
  (1)产生:1924年11月创办的《语丝》周刊刊载的社会批评和文化批评“任意而谈,无所顾忌,要催促新的产生,对于有害的旧物,则竭力加以排击”,文笔幽默、泼辣,时称“语丝文体”.
  (2)语丝社主要成员:周作人、林语堂、章川岛、孙伏园等.
  【周作人:
  1)作品:20年代是其散文创作的鼎盛期,著有散文集《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泽泻集》《谈龙集》《谈虎集》《永日集》,诗和散文集《过去的生命》,《看云集》主要是30年代初的散文.
  2)提倡“美文”:
  ①最能表现周作文散文个性的是他称之为“美文”的艺术性散文.1921年6月,周作人发表《美文》,将欧洲文学的“美文”概念引进到中国来.
  ②在欧洲文学里,有一种所谓论文,可以使批评的,也可以是记述的.批评的一类,是学术性的;记述的一类,是艺术性的.这艺术性的一类,又称为“美文”.“美文”又可以分叙事的与抒情的,很多是两者夹杂的,但都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
  ③周作人认为“美文”是“真实简明”的.“简明”是文字表述的特点,“真实”是说自己的话,不说假话,不说别人的话.
  3)创作风格:)浮躁凌厉与平和冲淡两种文字,虽然贯穿于整个20年代周作人的散文创
  作中,但平和冲淡更反映周作人的气质,如《吃茶》《谈酒》《乌篷船》《故乡的野菜》等,所写都是平平常常的事物、生活.周作人以“浮躁凌厉”称他谈时事的杂文,是于谦中寓贬.】
  2、许地山(笔名落华生)的《空山灵雨》是五四运动后最早成册的个人散文集.
  3、20年代瞿秋白发表的散文中重要的有《心的声音》《饿乡纪程》《赤都心史》《漫的狱中日记》《那个城》,其中《饿乡纪程》《赤都心史》是最早反映十月革命后俄国社会真相的作品.
  4、梁遇春被称为“中国的爱利亚”,作品多收于《春醪集》.
  5、新月派和现代评论派的散文,以徐志摩和陈西滢的影响最大.徐志摩20年代的散文集有《落叶》《自剖》《巴黎的鳞爪》,《秋》是1929年的演讲.陈西滢以“闲话”知名,代表作有《西滢闲话》.
  6、朱自清著有诗文合集《踪迹》,散文集《背影》《你我》.
  7、20世纪20年代是冰心的成名期,散文创作有《往事》、通讯集《寄小读者》、短篇小说和散文集《超人》以及诗集《繁星》《春水》.最能表现冰心个性的是她的“爱的哲学”.
  8、鲁迅散文诗集《野草》:
  (1)勇敢的面对而不是规避和逃离现实的黑暗,表现了鲁迅一贯的清醒的现实主义,这精神贯穿于全部《野草》,尤以《秋夜》《影的告别》为最.
  (2)《野草》显著的特点:在取象、造境、构思上的独特性;修辞上大量象征、隐喻手法的运用;在思想和艺术上大量吸取外国文学的营养而又化为自己得的血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