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没有什么关于廉政爱民的诗句或格言古代有没有什么歌颂廉政爱民的诗句或格言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17 04:00:08
古代有没有什么关于廉政爱民的诗句或格言古代有没有什么歌颂廉政爱民的诗句或格言
x}n+Kݯ܆?Y@?\?ɏ Hq)8IGQT"yN۷n {.323{X{<~$I9k*_&D}o*);+1kDY>AE98W?>UcjTE*Ea_t`F^=opOѷ;ң>xMC6|*d5Ǜ%EK0%Q: FUk4K0`8UFi=/[]Y|VC1J"1:/﹮cJ{G0jW{>Ve`rb0'/zZİ,ǹzH{G-dԕN xo3{r;9]^X ޞHʃX9Oc?e):"yGb[q*[M5tJ;~E7߼s~>X~ hopsqϾz"w=20j_coϹOd֞wD}_ӐUtgZs>6X {7ssjN&/3oXCFSVvLŝxMNdc*[yaS9[a&Z0t3rv?͢NmkZU0LD*kN9Q%{A1z| f"_45٧DVo9~=cy716|(ԭ|/Ӆ7M6V?d;=aOd {1/y^2u+!^NۆhfRlۃʖaRz0[w򂓳)xfIl[%-OA;1䖮>%7a{`Юn,,1kTV1mJ.׋c4$1 2Fa5M2w;:?n&(9"?B_ ?j=]N6`"Ə-rfdA%7񿸤Ԡf_6[KVuq YZus dQc@XWIr?a4"8ʀ 4nW^9kf E, ػ͵!;`~ձߐV-y0 ԴS0"_fƳEcaPb?ˑk:0GN~o2rN BW`O'9!LtK*Xh VwT?O_$! 3 Wam@K#bkjXJ0*%wz@WoMP%<ڛ2LЊq\n :kr7{w|֎,R}gNG?830bDCN`=ѕ=4Sn7ɷJrZwCZ kӽ?КivXxv[ nsӃWƮ*R0?˜}5=y TEɱHC7ozշj{P.~Srp[tVTL.$)zϤqVoî+(!&o3 RBYsҶw}gPN@m[jԅ|$‚\6ӿkMZ2r)Ub'[݀naZHT%6aоؓWI{vwA["cTAMl pVU`5rx#父Ϭ`s SrO$?JԎ w  ejTWfsW1R71y:AP"nbRB1A[`I(˜Q67jeR&^g:\QIl'g^8w1{QPzV8Esw ?:.,$hMXvQ8 *DQ!UA=BEE6"?-4G!jFk(˞>b!/Ѵ<-e pBUVLei&.LNA+nnm-yмDGD;8p^nE*@柅BM\u5Xy94 .!~݁%6ܫUt" ksx J3䨍^٤[|4S@3{20\4P1mV=屣vn=.rÑ7JdX(r8ff'nuZLEh0XO8M^wui`d(wyW=p*#2訐[ܲHЮHV|r1̅ A 'pݐm#KN3|Е*#"5.aw#d{|xKKwj M3Q71iα`Z0Vl+@ A[brwr)CǠ ![Dsjw ghV6l7ؔKyX(;,G+Ic$4q^(!{^b'l_Qg0wRT 2c7\ DL%K''Iy4@[.4R5jUWዐV'>d u#0󷸓*a7\ K=Y^І mm z_m1"SV՛v\roVs_NEeK#weHde@.3:PzS!e84#y'ə&+vFvJ|͔`v2 eCDVT5E*wx f~i} =(9ohE#*!%DƌZP81 wY!.AGq1wI>ԒƮߞ)n2{Zz)HWsgQ 'p=1Qt!`~ @:,htwvN{Dۄڲ$t~r_31[.TwSG'yM4QQ>6姚2q#?!  eӇ_ap+VaˌUdVPQUN {3f[S#GqSV /]f@Ճߴ'/7S<]^ǴEIYGeƪIڭ/%ُ'/,C~[_?P\SM="sE<ƼԍFi3J:!lІ;);Qf( j*X 4z*Plv><䉤aڃ4MEN0ҹ;=gQga8TX04M%A0h}X,>[-"+ǟȃ/7ԠN{+ ?X1qD?[#;E",Jq#'~zMipXm6LE^Ư:S#GAU[aװ^8Y*e՝նl6]ByfbH_1ĕ2 ]7cA@}"~Q _Z Xm!3cW=éIiC hgT}qM1z@%,\\A욳)%ĆyYuЎ*MtUv#{kq~A X:%5y Bp[$^;E(F#Zݚ=s;)?rT`.;{ < _,:ZGgw!V_=ƺ<61 EsVռ2S0ˏӵS.:vӣ?2f M!Bւfj1pJo! QU_.0`ss,`Uٕ:I,dyL(fL2 GD刮VGepzc8"4p58\@ͬU؀ k: K[ç7+walǠj:$-mb;@ U+dN6TȩtM ,|B*L.=0H@B\aZ9k;T?N0{ARՅ9|xLwZSbMep 815d1[Hj&=p:2y4z>{~C\xBԖ Du|XMM&R01-Pn:nM0gӰ7p5+C(\{|I& J6VW|ڣշ_3@k3;D,jD[@9vA78 8qmmd>y>k'Fi{9]i=gfL:eW9^H "ض;ݴ,W ],V&$^J F>+KbϗhD Se^"V?`Cli[|uA&  dW9g&6L-"jrhf>qj[ ?%.>t1^zQL>l`%dٹ*icPEŐ)-{Xx17nժHdX]Hx_M+(%!T۩lU3\b2) (UMVlfjYbL"y^A9:q^D wa1cX,d'*tj?(d.bOŢFU6mI{) >$y]}J|?)տL+=I)iǃj!P޼NiRe~M3 I,zlb&(#,NE0瘓S0UdN,&V-*VNcn.cLjzIޅTIWdjˉƓ]ed`Bn7 pTz2ȏ!BKGU!*/]u <*߇1]=a6e *J-5{E1dViGwP˾ BֲiwQ]UPo$B5a*lcS7$ &oK.3MF݂(oDM:!nCPk@jЇ*aR\cZ` G* q&uy3\D ֐ j1*WfҾ"jf}R[U<]Xa18)ppAΎ[~[I^,džzbs_gq V4;jo3?(VbcwcDFy%^Ѫ[wH tf I9dE&VMHeslb|ğD7K;pJS9"mVqV#"7)=ݾ,Ϡs4s̓7~#늺kXBQCތrD>Y(љ~x>wIf]ΜXԎZ0 z N`]!@!^,|hΤa%r\=q0lIs;H} K\d^Lj/)e 폋:9;uՀPhdcnY0ig3pnMRiyl4lg3 `ɏOB,qX9ػTJ?XZCO"b%)L֘-9NG-0/9VOg GLK~1u ,vVQsu;0Fra<zVA=nZ:fcgazc) d_h}ui02p6V}$GVngq'ac6z}4^YiV9͋*٪#e[&vVLHrj *=#^)͕U#@${C3"ȾQ+4i8֏U{ysx|PSp9*:cO:6HS]f/Vw->jROԩ~C/֥SAWj?XNufXK< ^Oofj?º*r+\qC_[0RA]h &Ƅ[-z! a27kȩ.z}aѤ9r6d08rd&kmB;p^\ /%I'Ph;8N|Px.D {BZM \&2U,:i0OEzk]wѵASDJ+10hN cec }JpEwU9P>lFϺI2k,e {˞?_2.UDb¡1VwL"gVxfҝ}5ϞŘ.[/R_sI˺° ߀~tH\Y[kw^2'|׵zxO-A~Q&n5%լ2T& C0x$ߤJ|K{f]Ou/G8&3'gaxHa$M</')σ2ׅ)LB7P 0bsGLG `N<? v .ebbMmV96N_,6Fr;y>?Ul{wt!ݍqt%~N=JJ/ZG*2s[Gĸ"6/K8wϜ?T>/.DͳP|< lku}Ycj²q:QȜK3+xi:(QQ׵G{s7o6.&;l/Kr"43hL{crIiQcRC;!S OT1fW0kssEZ=hu}hà ]D;:%XyOjsT dc?î bgLCTxM2z<6&劧rS89fZ++F؆f0ѐ=Z+NV:U+_ZE?gH @[= l{x 5]JkV#h}3iGA0ה3,g[!Wix+V*hN@Kxuڱ?XOC?b e#`\RU/@qxBҿy$@:d&˂LXYidXc ]i ŗ/6iu~3܈ ڌPX@_RGғdu]Ejn!X[U*\څeX/nگ:nӦ6ٻkdn5jrwTl롞ZOM4YV6]xa_c#?YS;H*ŌL6 ,O.o,.t#!-\6SoMEksXVS7Sg}H ](A2SA0\vK .n$st$e^U zfp=suxL_Ǘecj gq4[݋O /bjm0|R=گV]{.}vtLؓha>Zz簀*qSF<9J*1Ψg>;$y.;upBʗűlM5vEl g/ZbPLa, O꓃쨐۱_yR>.m%Oܴ9 _p.; bBbǀӤrRTG !vT]@Xjº{8ހeN1ʸBZ,b#'g}2͜uIkJ14vm]hbh"_D? ձR`ԿYM뚪;оOW{5Dczr-?f5Zh=Mh'^BgI)%giiXrch̩5K*"xg`"-/V/8g89 +SHĵk-f2[# ]H??lqb [\U:- 'E_Ĵͱf"6g)w UUl v$pD Cb~BSم`xؓ<\R 4'ƞMm#^TBG˂ ^~TN °`Q"ǑKkmoz'{it.Xa4 42SOPs=ǘ5{baRjK :GrZZoF{mJW|#Q[ELszqr \3?j&/ưt8@;ڻNg33K)^ 9\`7TϦ*7RP}&W() ֖S5ע_JP}ջ* yb}Ѐ^i xz

古代有没有什么关于廉政爱民的诗句或格言古代有没有什么歌颂廉政爱民的诗句或格言
古代有没有什么关于廉政爱民的诗句或格言
古代有没有什么歌颂廉政爱民的诗句或格言

古代有没有什么关于廉政爱民的诗句或格言古代有没有什么歌颂廉政爱民的诗句或格言
★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清碑.官箴》
  ★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宋代包拯《乞不用赃吏》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章句下》
  ★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明代于谦《无题》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明代于谦《入京》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唐代李商隐《咏史》
  ★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明代朱柏庐《治家格言》
  ★智者见利而思难,暗者见利而忘患.——北齐刘昼《刘子.利害》
  ★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 宋•包拯《乞不用赃吏》
  ★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谁言交际之常?廉耻实伤,倘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清•张伯行《禁馈送檄》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腾王阁序》
  ★人皆因禄富,我独以官贫,所遗子孙在于清白耳.——(唐)魏征《隋书•房彦谦传》
  ★人只一念贪私,便销刚为柔、塞智为昏、变恩为惨、染洁为污,坏了一生人品.——洪应明(明)
  ★半截粉条犹爱惜公家物件总宜珍.诸生不解余衷曲,反谓余为算细人.——徐特立
  ★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
  ★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生明,廉生威.——《官箴》
  ★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 ——佚名《清碑.官箴》
  ★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宋代包拯《乞不用赃吏》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章句下》
  ★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明代于谦《无题》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明代于谦《入京》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唐代李商隐《咏史》
  ★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明代朱柏庐《治家格言》
  智者见利而思难,暗者见利而忘患.——北齐刘昼《刘子.利害》
  ★人只一念贪私,便销刚为柔,塞知为昏,变恩为惨,染洁为污,坏了一生人品,故古人以不贪为宝.——清•陈弘谋《从政遗规》卷下《言行汇纂》
  ★见金钱财帛不惧刑网,径自受纳,乃是不惜性命.明珠是身外之物,尚不可弹雀,何况性命之重.乃以博财物耶? ——唐•吴兢《贞观政要•贪鄙》
  ★为清官死,死有余荣.——明•朱祖文《北行日谱》
  ★贪而弃义,必为祸阶.——《三国志•吴书•鲁肃传》注引
  ★贪利者害己,纵欲者戕生.——清•金缨《格言联璧•悖凶》
  ★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而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败乱亡亦无所不至.——《五代史•冯道论》
  ★公则生明,廉则生威. ——清•朱舜水《伯养说》
  ★居官者廉不言贫,勤不言劳,爱民不言惠,锄强不言威,事上尽礼不言屈己,钦贤下士不言忘势.庶乎官箴无忝.——明•钱琦《钱公良测语•治本》
  ★莅官之要,日廉日勤.——南宋•胡太初《昼帘绪论》卷二《尽己篇》
  ★廉者士之美节,污者士之丑行.士之不廉,犹女之不洁.不洁之女,虽功容绝人,不足自赎.不廉之士,纵有他美,何足道哉! ——宋•真德秀《西山政训》《丛书集成初编》
  ★贪者自贪,廉者自廉,关键在于人,与钱本身无涉.——梁实秋《钱》
  ★知足而不贪,知节而不淫.——宋•林逋《省心录》
  ★知足则乐,务贪必忧. ——宋•林逋《省心录》
  ★能有其有者安,贪人之有者残.——汉《黄石公三略•下略》
  ★大臣不廉,无以率下,则小臣必污;小臣不廉,无以治民,则风俗必坏.层累而下,诛求而己,害必加于百姓而患仍中于邦家,欲冀太平之理不可得矣! ——清•王永吉《御定人臣儆心录》
  ★山阴杜氏日:作官第一清畏,无求人知.苟欲人知,同列不慎者众,必谮己,为上者又不加察,适足取祸耳,但优游其间,默而行之,无愧于心可也.——明•杨昱《牧鉴治本》
  ★上好利,则下思聚敛;上求贿,则下肆蟊;不怀愧心,但逞私欲,递相企效,习以成风;闾阎日残,纪纲日坏,不可以礼义劝,不可以刑法惩;此由廉耻之道衰也.——唐•陆贽《全唐文》卷四七三
  ★士大夫若爱一文,不值一文.——宋•罗大经《鹤林玉露》甲编卷四《清廉》
  ★不以其道得之,谓不当得而得之.然于富贵则不处,于贫贱则不去,君子之审富贵而安贫贱也如此.——《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卷二《里仁》
  ★不求不争于民,而民知逊;不求不贪于民,而民知廉.——宋•杨万里《见执政书》
  ★夫货贿上行,则赏罚之柄失;贪求下布,则廉耻之道衰.——唐•陆贽《全唐文》卷四七三
  ★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宋史》卷三六五《岳飞传》
  ★尔以金玉为宝,吾以廉慎为师.尔以夜昏可纳,吾将暗室不欺.——唐•姚崇《辞金诫》
  ★务为清廉仁爱之官,勿作苟且贪污之事. ——清•徐栋、丁日昌《牧令书辑要•屏恶》
  ★多欲者必放于利,放于利必重贿.贿聚于公则国敝,聚于私则家危.……故牧民者,秉义黜利,廉俭是先.廉则绝私,俭则寡慕.——清•福临《资政要览•窒欲》
  ★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清碑•官箴》
  ★吏不廉平,则治道衰.——《资治通鉴•汉纪十八》
  ★伤风害理,莫甚于私.暴物残民,莫大于贿.——唐•陆贽《全唐文》卷四七三
  ★亦有小廉曲谨,而不能有为,于事终无益.——明•薛碹《薛文清公从政录》
  ★至廉而威.—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五行相生》
  ★进不失廉,退不失行.——《晏子春秋•内篇问上》
  ★君子不名之廉者,国贼也.——林纾《析廉》
  ★洁己.居官不言廉,廉盖居官者分内事.孰不知廉可以服人,然中无所主,则见利易动.——宋•陈襄《州县提纲》卷一
  ★若君子,律身固己廉矣,一日当官,忧君国之忧,不忧其身家之忧,宁静澹泊,斯名真廉.——林纾《析廉》
  ★直不近祸,廉不沽名.——《新唐书》卷一六三《孔巢父列传》
  ★治民莫若平,临财莫若廉.——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辩政》
  ★故某愿与同僚各以四事自勉.何谓四事,日律己以廉、抚民以仁、存心以公、莅事以勤是也. ——宋•真德秀《西山政训》
  ★修身慎行,敦方正直,清廉洁白,恬淡无为,化之本也;忧君哀民,独睹乱原,好善妒恶,赏罚严明,治之材也.——汉•王符《潜夫论•实贡》
  ★晋之失政,贿赂已耳,交游已耳.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十一
  ★理官莫如平,临财莫如廉.廉平之德,吏之宝也.——东汉•马融《忠经》
  ★清静无为,则天与之时;恭廉守节,则地与之财.君子虽富贵,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毁廉.知为吏者,奉法以利人;不知为吏者,枉法以侵人.——东汉•马融《忠经》
  ★惟廉者能约己而爱人.——《明史•循吏传》
  ★欲学廉介,必先知足.观于各处难民遍地饿莩,则吾辈之安居衣食,已属至幸,尚何奢望哉,尚敢暴殄哉. ——清•曾国藩《劝戒浅语十六条》
  ★欲请廉字,须从俭字下工夫.用人宜少,官气宜轻,常如教官衙门规模.所出既少,所入自可不苟.——清•曾国藩《曾文正公全集》
  ★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之身.——汉•桓宽《盐铁论•疾贪》
  ★廉方自守.——《KSY,-书•李固传附李燮》
  ★廉仁公勤四者,及为政之本领.——宋•真德秀《西山政训》《丛书集成初编》
  ★廉者,居官之一事,非能廉遂足尽官也.六计尚廉,汉法,吏坐脏者,皆不得为吏.——林纾《析廉》
  ★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反汉书•列女传》
  ★廉耻事大,死生事小.——《宋史•叶梦鼎传》
  ★廉能之吏,上司贤之、百姓爱之、身名俱泰、角度常觉宽然.——清•徐栋、丁日昌《牧令书辑要•屏恶》
  ★聚敛之臣自媒,不顾后害.——《宋史•王觌传》
  ★不可一毫妄取于民,若在任衣食不能给者,公堂资而勉之,其或廪禄有馀,亦当纳之公堂,不可私于妻孥,竞为华丽之饰,以起不平之心,违者天实临之.——南宋•袁采《袁氏家训》
  ★为官清廉亦可,安得全才.——《金史•世宗本纪下》
  ★怀仁辅义天下悦,阿谀顺旨要领绝.——《后汉书•严光传》
  ★既察且慎,福禄攸归. ——《北齐书•魏收传》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论语•子路》
  ★为善者不改其度,故能有济也.民不可逞,度不可改.——《左传•昭公四年》
  ★民朴一,则官爵不可巧而取也.不可巧取,则奸不生.——《商子•农战》
  ★水浊则鱼困,令苛则民乱. ——汉•刘向《说苑•政理》
  ★为官长当清、当慎、当勤.修此三者,何患不治乎?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
  ★为政者,莫善于清其吏也. ——唐•魏徵《群书治要•刘广别传》
  ★至清廉平.路遗不受,请谒不听,据法听讼,无有所阿.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五行相生》
  ★吏禄厚则养足,养足则无求于民,无求于民,奸轨息矣. ——晋•袁准《袁子正书•政略》
  ★上清而无欲,则下正而民朴.——汉•刘向《说苑•说丛》
  ★廉而自忘其廉,则人高其行而服其德. ——明•宋缡《古今药石•卷上》
  ★世之廉者有三:有见理明而不妄取者;有尚名节而不苟取者;有畏法律保禄位而不敢取者.见理明而不妄取,无所为而然,上也;、尚名节而不苟取,狷介之士,其次也;畏法律保禄位,而不敢取,则勉强而然’斯又为次也.—一明.宋缡《古今药石.卷上》
  ★用财有节,则天下虽贫,其富易致也;用财无节,则天下虽富,其贫亦易致也. ——明•丘浚《大学衍义补•总论理财之道下》
  ★持身欲清,事体欲练,处事欲平,必平时躬率妻孥,崇尚俭朴,则资于官少者,凡事关史治民生,一一留心,则得之闻见者素,又随事反观,变化气质,然后能清、能练、能平. ——清•郑端《政学录》卷三
  ★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墨子•辞过》
  ★俭则寡欲,侈则多欲. ——宋•司马光《司马温公集•训俭示康》
  ★俭者,先自俭之;让者,先自让也.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十二
  ★清正俭约,是居官之良法.——清•陈弘谋《从政遗规》卷下《寒松堂集》
  ★惟俭可以惜福,惟俭可以养廉.——清•钱泳《履园丛话•安安先生》
  ★欲服军心,必先尚廉介;欲求廉介,必先崇俭朴.不妄花一钱,则一身廉;不私用一人,则一营廉. ——清•曾国藩《劝戒浅语十六条》
  ★家怕先富后贫,政怕先宽后紧. ——清•申居勋《西岩赘语》
  ★不特当廉与取利,并当廉于取名.毋贪保举,毋好虚誉.事事知足,人人守约,则气运可挽回矣. ——清•曾国藩《劝戒浅语十六条》
  ★无处而馈之,是货之也.焉有君子可以货取乎? ——《孟子•公孙丑章句下》
  ★官非其任不处也,禄非其功不受也. ——《史记》卷一二七《日者列传》
  ★官能清则冤抑渐消,吏能廉则风俗自厚. ——清•钱泳《履园丛话•不可少》
  ★受鱼失禄,无以食鱼;不受得禄,终会食鱼.——汉•刘向《新序•节士》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间阎话短长. ——明•于谦《入京》
  ★智者不为非其事,廉者不为非其有.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一
  ★要提倡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坚决制止搞各种“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坚决压缩各种会议.——《温家宝到山西看望困难群众时要求各级领导》
  ★一个自私的人注意权利时容易忘却义务.——沈从文《中国人的病》
  ★洁己方能不失己,爱民所重在亲民.——清•金缨《格言联璧•从政》
  ★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左传纪事本末》卷三十六《宋公族废兴》
  ★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岂不常惧?恐惧既多,亦有因而致死.大丈夫岂得苟贪财物,以害及身命,使子孙每怀愧耻耶?——唐•吴兢《贞观政要•贪鄙》
  ★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勿以官小而不廉,勿以事小而不勤.廉洁方能聚人,律己方能服人,身正方能带人,无私方能感人.(宋•包拯《乞不用脏吏》)
  ★门如市,心如水,一尘不染;提得起,放得下,百事敢为.(明•谈迁《枣林杂俎圣集》)
  ★愿闻已过,求通民情.(清•梁章钜《楹联全话》)
  ★一官来此四经春,不愧苍天不愧民;神道有灵应信我,去时犹似来时贫.(宋•张之才《辞汤庙诗》)
  ★政者,口言之,身必行之.(墨子《墨子公孟》)
  ★做官事则不营私家.(汉•刘向《说怨至公篇》)
  ★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清•纪昀)
  ★为政不在多言,须息息丛省身克已而出;当官务持大体,思事事皆民生国计所关.(桂林抚署联)
  ★洁廉为心,忠信为仗;文章在册,功德在民.(柳州侯祠联)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题墨梅》)
  ★唯廉而后能平,平则公矣.不廉必有所私,私则法废,民无所措手足矣.(明•杨士齐《历史名臣奏议》)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唐•李商隐《咏史》)
  ★忧劳可以兴国,逸欲可以亡身.(宋•欧阳修《灵官传序》)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行不正,虽令不行.(《论语》)
  ★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宋•岳飞)
  ★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分,我为人不值一文.(清•张伯行《禁止馈送檄》)
  ★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清碑•官箴》)
  ★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宋代包拯《乞不用赃吏》)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章句下》)
  ★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明代于谦《无题》)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明代于谦《入京》)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唐代李商隐《咏史》)
  ★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明代朱柏庐《治家格言》)
  ★智者见利而思难,暗者见利而忘患.(北齐刘昼《刘子•利害》)
  ★世情宜淡,立志贵刚.刚则欲不能屈,淡则欲念不起.私喜、私怒,皆足以害事,而怒之为害尤甚.故制之最要,除之最难.——明朝徐榜《宦游日记》 ( 释义:对世态人情应该淡漠,立志贵在刚强.刚强则情欲不能使之屈服,淡漠则不会起贪欲情欲.个人的喜怒都足以败坏公事,而发怒的害处尤其厉害,所以,控制发怒最为要紧,但是,根除这个毛病却是最难的.)
  ★饱肥甘,衣轻暖,不知节者损福;广积聚,骄富贵,不知止者杀身.饱藜藿者鄙膏粱;乐贫贱者薄富贵;安义命者轻死生;达是非者忘臧否.——明朝徐榜《宦游日记》( 释义:只知道饱食美味、穿又轻又暖的衣服,不知道节俭的人有损福分;只知道扩大积蓄、富贵骄傲,不知道适可而止的人有杀身之祸.饱食粗饭的人看不上美味佳肴,乐于贫贱的人轻视富贵,安于道义和天命的人不重死生,远离是是非非的人忘了善恶得失. )
  ★我们国家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应该和群众同甘苦,共命运.如果图享受,怕艰苦,甚至走后门,特殊化,那是会引起群众公愤的.——《周恩来选集》下卷第四二一页
  ★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应该以艰苦朴素为荣,以铺张浪费为耻. ——《刘少奇选集》下卷第四一页
  ★公家的资金要好好积累,不是把公家搞得光光的就叫群众观点强.——《朱德选集》第二一四页
  ★我们的国家越发展,越要抓艰苦创业.——《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三六页
  ★无论任何人,犯了错误都要检讨,都要受党的监督,受各级党委的领导,这是完成党的任务的主要条件.——(毛泽东《反对党内的资产阶级思想》)
  ★党要实现对政权指导与监督的作用,首先就要从切实指导与监督自己的党团和党员做起.(邓小平《党与抗日民主政权》)
  ★要切实加强对各级领导班子的监督,包括上级对下级的监督,班子成员之间的相互监督,纪委、审计部门和群众的监督.(江泽民《保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问题》)
  ★加强对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防止滥用权力,严惩执法犯法、贪赃枉法.(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我们应该抑制自满,时时批评自己的缺点,好像我们为了清洁,为了去掉灰尘,天天要洗脸,天天要扫地一样.(毛泽东《组织起来》)
  ★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一个整体,缺一不可,但作为领导者,对自己的批评是主要的.(毛泽东《关于整顿三风》)
  ★必须善于爱护干部.爱护的办法是:第一,指导他们.这就是让他们放手工作,使他们敢于负责;同时,又适时地给以指示,使他们能在党的政治路线下发挥其创造性.第二,提高他们.这就是给以学习的机会,教育他们,使他们在理论上在工作能力上提高一步.第三,检查他们的工作,帮助他们总结经验,发扬成绩,纠正错误.有委托而无检查,及至犯了严重的错误,方才加以注意,不是爱护干部的办法.第四,对于犯错误的干部,一般地应采取说服的方法,帮助他们改正错误.只有对犯了严重错误而又不接受指导的人们,才应当采取斗争的方法.在这里,耐心是必要的;轻易地给人们戴上“机会主义”的大帽子,轻易地采用“开展斗争”的方法,是不对的.第五,照顾他们的困难.干部有疾病、生活、家庭等项困难问题者,必须在可能限度内用心给以照顾.这些就是爱护干部的方法.(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
  ★要切实加强各级党组织和纪律检查机关对党员干部的监督,加强人民群众、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对我们党的监督,建立健全党内和党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监督制度.特别要在执法部门和直接掌握人、财、物的岗位,建立有效防范以权谋私和行业不正之风的约束机制.腐败分子
  ★危害党和人民,不论是什么人,都必须依照党纪国法,坚决予以惩处.(江泽民《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
  ★反腐败斗争是关系党心民心、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严重政治斗争.在这个问题上,旗帜必须鲜明,态度必须坚决,工作必须锲而不舍.这个问题不解决好,我们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就没有坚强的政治保证,就会走到邪路上去,就有亡党亡国的危险.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江泽民《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坚持反腐败斗争,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重大问题.要充分认识这个斗争的紧迫性、长期性和艰巨性.在改革开放的整个过程中都要反腐败,把端正党风和加强廉政建设作为一件大事,下决心抓出成效,取信于民.(江泽民《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
  ★领导干部首先是高级干部要以身作则,模范地遵纪守法,自觉接受监督,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做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表率,带领群众坚决同腐败现象作斗争.要把反腐败斗争同纯洁党的组织结合起来,在党内决不允许腐败分子有藏身之地.(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反腐倡廉,既要治标,更要治本.标本兼治,教育是基础,法制是保证,监督是关键,通过深化改革,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坚持教育、法制、监督相结合,坚持预防与惩治相结合.对绝大多数党员和干部主要立足于教育,着眼于防范,对极少数腐败分子必须严厉惩处.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党的建设首位,牢固构筑拒腐防变的思想长城.(江泽民《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
  廉政格言警句(勤政篇)
  ★大公无私,积极努力,克己奉公,埋头苦干的精神,才是可尊敬的.(毛泽东)
  ★各种弊病,都是因为懒惰而产生的.懒惰则什么事都放松了,一放松就对人的要求也不严格了.因而办事就不迅速.只要一处迟缓,其余的地方就处处懈怠了.(曾国藩)
  ★在世一日,要做一日好人;为官一日,要行一日好事.(金兰生)
  ★民有求于官,官无不应;官有劳于民,民自乐承.不然,事急而使之,必有不应者.(汪辉祖)
  ★政有三而已:一曰因民;二曰择人;三曰从时.(刘向)
  ★政治当有先后.先理纲后理纪,先理令后理罚,先理近后理远,先理内后理外,先理本后理末,先理强后理弱,先理大后理小,先理身后理人.(诸葛亮)
  ★大抵天下事以难而废者十之一,以惰而废者十之九.(汪汲)
  ★什么叫领导?领导就是服务.(邓小平)
  ★处其位而不履其事,则乱也.(《礼记》)
  ★殉国家之急,赴公家之难.(司马迁)
  修养格言警句
  ★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南朝•宋•范晔
  ★壮心欲填海,苦胆为忧天.——宋•文天祥
  ★治道之要有三,曰:立志,责任,求贤.——宋•程颢
  ★我们应该把整个身心放在共产主义事业上,以人民的疾苦为忧,以
  世界的前途为念. ——周恩来
  ★共产主义的理想是我们的精神支柱.——邓小平
  ★人要立心做大事,不要立心做大官.——孙中山
  ★莫作名利双收之想,但立名扬万古之志.——清•曾国藩
  ★爱国之心,实为一国之命脉.——蔡元培
  ★恢宏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诸葛亮
  ★有志者事竞成.——南朝•宋•范晔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李商隐
  ★没有主义就没有信仰,没有信仰就没有力量. ——李公朴
  ★人生最高之理想,在求达于真理.——李大钊
  ★量小非君子,德高乃丈夫.——明《名贤集》
  ★一个人有了远大的理想,就是在最艰苦困难的时候,也会感到幸福.
  ——徐特立
  ★人生少年须立事,生我不应负天地.——宋•许月卿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唐•王勃
  ★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明•冯梦龙
  ★志当存高远.——诸曷亮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清•谭嗣同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唐•魏徵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车风唤不回.——宋•王令
  ★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江泽民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清•吴研人
  ★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是真的进步.—
  —鲁迅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
  乃翁.——宋•陆游
  ★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吉鸿
  ★我生,为真理生;死,为真理死,除了真理,没有我自己的东西.
  ——王若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