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告诉我们什么听听大家从中获得的益处和看法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17 09:01:00
论语告诉我们什么听听大家从中获得的益处和看法
xWrL}yT,>Vjm`[`stA]LF {ZflVQM>}Zj9fY-KLԘy7+{CQ'Ž29g+I_Y·ir"Kwc4ecCwOnVD/\39o%c n :PKl{ ":Yjv`kiVE*''Erwe5-= /DpdmdD0)Y]x;5 m&y9{a-7A?ݿ>6 7>#[g\eVɪ2?E5w-Q1lcT_~: *+; '>t8)NȌpkYݳ4!,Wϓ{v|L#uI~Hxd$J\zz/C3PQSӸqHmMj7G\Emj3֯M 5p(y6@)L[u[Vorfxdg{<ٟ D;w?S\vXc*^|`P_ۡVS%v|gĜ"c"rπ4vM͇UrwύuKeZ{)̃"Qإo$l%Y3<Ψv_ ^mX孻cGPp!o97doOQYo4,w j{*vR.-Ok2Gn2t66mS_aYMu7+ {9jTe]7jQ[/ iߧC^A%l Jڌ쮶iRq2{998ԎSqve k-Tl9Cd]z,;L}~+"WtzndAD^ 8C,ZzPf oH,C#;uˀ ei{bi ]1,И*쳇9tO +7bb?Ap yoKiYXVUۘrpr0ŌX4Fj< 0 $"5'1h>OEcrT~GVұR1kaqΔU\t^>%ݪwo!n L ^KTap+Kp%|g `qZ]0S8yG۱R0Xs)FR=&d/Eq?6JѪ:F³? ז 5|؎Kw~H(uhNt^ùTh6#L@V!N9Z8Tާ/R]d@I֞Ԇ? ֛>Ę0ُ+F6 >`2_u/ Y[_hchڐ_t4i p!*s sԤ~N*Oʂ5XWgݦ+Tn)Ѻ?DݲWBcv?1(;W d*OE|`Y8jynB?!{z=@KZG EՍeH+f3$^〮|]a;F&r^Z%KW^'ƀU>dsХ!Ԓ5#btkdJ;U5hM&Sqq'Nx;q5s %

论语告诉我们什么听听大家从中获得的益处和看法
论语告诉我们什么
听听大家从中获得的益处和看法

论语告诉我们什么听听大家从中获得的益处和看法
关于如何做人的思想及其价值 《论语》作为一部涉及人类生活诸多方面的儒家经典著作,许多篇章谈到做人的问题,这对当代人具有借鉴意义. 其一,做人要正直磊落.孔子认为:“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雍也》)在孔子看来,一个人要正直,只有正直才能光明磊落.然而我们的生活中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但那只是靠侥幸而避免了灾祸.按事物发展的逻辑推理,这种靠侥幸避免灾祸的人迟早要跌跟斗. 其二,做人要重视“仁德”.这是孔子在做人问题上强调最多的问题之一.在孔子看来,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处于第一位的.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又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这说明只有在仁德的基础上做学问、学礼乐才有意义.孔子还认为,只有仁德的人才能无私地对待别人,才能得到人们的称颂.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里仁》)“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死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季氏》)充分说明仁德的价值和力量. 那么怎样才能算仁呢?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也就是说,只有克制自己,让言行符合礼就是仁德了.一旦做到言行符合礼,天下的人就会赞许你为仁人了.可见“仁”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修身”、“克己”的结果.当然孔子还提出仁德的外在标准,这就是“刚、毅、木、讷近仁.”(《子路》)即刚强、果断、质朴、语言谦虚的人接近于仁德.同时他还提出实践仁德的五项标准,即:“恭、宽、信、敏、惠”(《阳货》).即恭谨、宽厚、信实、勤敏、慈惠.他说,对人恭谨就不会招致侮辱,待人宽厚就会得到大家拥护,交往信实别人就会信任,做事勤敏就会取得成功,给人慈惠就能够很好使唤民众.孔子说能实行这五种美德者,就可算是仁了. 当然,在孔子看来要想完全达到仁是极不容易的.所以他教人追求仁德的方法,那就是“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颜渊》)即广泛地学习文化典籍,用礼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样就可以不背离正道了.同时也要重视向仁德的人学习,用仁德的人来帮助培养仁德.而仁德的人应该是自己站得住,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希望达到也帮助别人达到,凡事能推己及人的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 其三,做人要重视修养的全面发展.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即:我每天都要再三反省自己:帮助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与朋友交往是否讲信用了?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温习了呢?强调从自身出发修养品德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孔子强调做人还要重视全面发展.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即:志向在于道,根据在于德,凭籍在于仁,活动在于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做人.那么孔子为什么强调做人要全面发展呢?这里体现了孔子对人的社会性的认识,以及个人修养的相互制约作用,他说:“举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即:诗歌可以振奋人的精神,礼节可以坚定人的情操,音乐可以促进人们事业的成功.所以,对于个人修养来说,全面发展显得极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