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全部翻译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09 11:43:52
论语十二章全部翻译
xYnMyh6AoI> $?$MI͒IDvs)'BΩj<RwWݺUcWMF|paOM*o%QY6ׯ_]ڃh W{QN63SGWjӔ' yދ2Ճ"(7p|ryUU@ONZ|x"b>x,y:LfZkHljcD9ԓ+>Sl&6(/-ק"uOI&ZC5銅E -VhQk /{P `.X\JVAvϳIYm3h]8`5 1ټc Blvd_n,l/7'_a4~r9D7H?Io/ 7:iB35E,x-y89GV 7ں$9tڢTʐ2Cwp:نe{A:@,,<JꐆUt}cnθt;~ >~Sȵnsl+Ey-k= ikDL2M[ؼ%5MGXuXU[̋B_0ߒ7;7KeAu =YizH;E`P48Y2%\6oxjK=lI~4 le"$D.o:}3j#gH9W)&{  8ߡl!kg4VGh1 q36O@YL`|]٠|~%s=j}(RժO0R?P@C4 RZƮ8 U'˨.kmyjߡ0߿ՍX::1;J(ѥH-ZZ j2Mxz+K,AbXtp Ģ&~]ٽEl[3by= [2};f*JvrU8nӱ Qqcԏ,JG[{794zǖy(amu{bڨdӺd@NoL}?,10PBXl(XuNjS 㗾۠^Lj"#- X&ZD ÃzrhxsHfID4sQQՁ_{wFm%35X!.*7"?&ǡ(FÈ(r3q;wbbd9-9x'6JlQS4Agued&c6G N35jmj8U-񈹔XV ڬ\,a-VoE,v*bf%MR;t*cxBz\+5gہ{X$ehФtͳ"vc?a_X=c9rtIL_zBS&jtW9Ri`N ED PMA@%||1 6E]{^$<V[H)%E0_QUH?u {賑CP&ssQ=Zwd9u\jܤldѢI~`_92mZVhrufǔWdhXM=58d?%zəX&2 +!+Zw>Q94Dfq|0+ʃ_3nAgS+;#l,ft r F*uFŜ*O@-`]gTg8c%dE}f6yT]Eף.:$Os-lELWaNhy"I]%;$l]bҊ\Α²IORӭKv)u1`E:=|T5ehQ:}6GJz ܣ>4eU4J]߻4L`so8C聡f5cא4xZ3^@mn`MGD SRh4Ya\_v^0 jAO ?y1~G vEԄӶlC7RS뙞.WAtg]Ƨ j|k:4!0z٤3z;)XL'ϖaTlc4l }( Hyxކ0"y4JzYLz 6-h߇-,f̃gly\ wjqͷ [.]C{cD*E vW鷡E؛";h& i{Lʆ"m0K6C5߁Ѹe~pF}"^FjiCxu Ju]I /N^9).ѧ9䁉!j-u~ u^G_퓣Y!UB"%˃cYT46A톪Chi(|:ȈNWHT4a'K4q?R[QwF?wT^="e"rs5Q+pdi,җ^Ϧ0}Gs 8Iʋ2~"YWrk2jbf#Htˉa(j!5#lA !E HdΎQ{N]#V˶yWJ#\2qz#crpL0ȋH"Pݾmz*QJS5E B_n}>^Ȯ6Ydp<]{(8PTO9{nSş ~5 M*Ynu}~k2z~IO۫h8U#]KDD~[_}qY^BL{UMMT}cqFm4OKT@GY]YaWʹ ;hDE#ͭY:h}V/&ӚQ1Ӂ#bu(ZK,7JWZ$:OC׼*rV;(bQI/0Nm-.nA,'l)cި55 Ŏפ?wS'vjK;hX5:!KTxvb8u0yM˱%_adm )T;F2?Dƾ?_,

论语十二章全部翻译
论语十二章全部翻译

论语十二章全部翻译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孔子说:“学习并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从心里感到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君子作风吗?”
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译文 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很少有真诚的.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孔子说:“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谨认真地办理国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诚实无欺,节约财政开支而又爱护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不误农时”.
4、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译文 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子夏说:“一个人能够看重贤德而不以女色为重;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5、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可以使人不闭塞;要以忠信为主,不要同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曾子说:“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远的祖先,自然会使老百姓忠厚老实了.”
6、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译文 子禽问子贡说:“老师到了一个国家,总是预闻这个国家的政事.(这种资格)是他自己求得呢,还是人家国君主动给他的呢?”子贡说:“老师温良恭俭让,所以才得到这样的资格,(这种资格也可以说是求得的),但他求的方法,或许与别人的求法不同吧!”
7、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译文 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因为他无权独立行动),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
8、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译文 有子说:“讲信用要符合于义,(符合于义的)话才能实行;恭敬要符合于礼,这样才能远离耻辱;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也就值得尊敬了.”
9、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10、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译文 子贡说:“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这也算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裕而又好礼之人.”子贡说:“《诗》上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孔子说:“赐呀,你能从我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举一反三,我可以同你谈论《诗》了.”
11、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评析 这段话是孔子对自己学生所传授的为人处世之道.有的解释者说,这是孔子安贫乐道、不求名位的思想.这种解释可能不妥.这不符合孔子一贯的主张.在孔子的观念中,“学而优则仕,是一种积极入世的态度.这里的潜台词是:在了解别人的过程中,也使别人了解自己.
12、曾子(曾参,孔子弟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身: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自己还不精通熟练呢?”
1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命运;六十岁时对各种言论能辨别是非真假,也能听之泰然;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却不逾越法度规矩.”
1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 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