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诚实守信的名言及事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09 06:47:58
关于诚实守信的名言及事例
xYYn#IJ] Q}4  2EqHJ\$(a_yydzA"Ϟ=s~'Jy\4h~OF|2zw}?ӗ u[M;D@ &zt5(\ǃTIGA2Av N+t]^)[jdxT]!hrE^>ޱ3N-mG+SvL٦ܖC'JulxU~۔Shڃ?²MaHWDmAʼnF.,v)asTFǫb} Ș"ޡA=dE)rvlb<*iov3^a^脧PlҌfcl]_/,x.yΔ/TE~1>}$'?n]#Fu 5yvTn CNS";Z4>9,kILtD_2e4` |!8o79=> F;rWQ<=Y#ت?-g{ݣ\70SrtC倊];tiΣs{f/`Ք C8D!S|~glKC–U}EHND@}yԘ-`%'^RI|9 snyWp,U2hPl65*),0vpO,FvCT4Fybo0AMzP1dP+͘\E|Vܷ{+0RcھggXnNwB @@S)0yUd9 x彰tR59 zlоN֫4e{Qz2+׼[+M0EBO2Wq=yH^i[b'wRG!?‰ѼF^PzIJ3Sd*G$@/OŸ?hB^ojbˀUxH1a 9|H9J%ȅCɺI7Gc9!Z)p S6+bk|=E;zM7'|02ɉth n9.7RDtK=}Xա oiZ9TgAIdh~%O"QQJt`rj聙ajvADW'Es֓~~@nɟz醺1lBri4 jh!돆xp )1e-/DKsx8; N% 8 ^ߠPyHj) QxB*!;5>P|DF`UVp;V|rq@ęeUеףEq4%®Gm j4y@oV5N+j;5 \eKj@01mm0Rki.0ˤ ߟ)h]۪Pʥ?4PO8ib> ^cm1EޡšM)-3itC}ybj(8%249@U.M,1hx72&;vK."jEwˌF"-šZʞwi5gگLg,h;(Lk4N1zw%D;щHr m>)3 ]u 9EcCȞW}e BDqwqpۏ8Fzq.{/f5EN6$Ah}\^p\Pc5"ò +XXP#hҥ^1<$)X<2@wյhUTQ:zkONx":N7ֵHmX'xb, ˜T̊aNg Za_a-#HdE.ЧLr%]`sjg=&v!s+dC"C~;68H+F[(3m%C.\̈́NL Ve]z253b/9zxw!3S33p%Vh,3VۦSL_(#O;k45oa9C)S^fXsON|nh'Y4=.tB]Tp .UOw <1,ŵ``4:xe3 qp~ȥo V&aB[`cmh!f@N.0FB4sjBC %B52&QnS.^.r1 QM},*} 9(5 vLÀx -T}oߎSOc%lPt-7Sȹ!aҕ9lIpRS˴)b%A73oUagfe-}n%,?؉y,+T*5DoYd p`Ӵn\fA(vB{>+L`\[J]07j _źL~";_7A@ 0egIsҠ6й$;bD%/1pۖz2F10bT:W\䲀6$AG]?p^["˅׿eXo&RY6y16Z8@ eqdɗb0-C"ҧN X{%?9ŷnO,i<}p˳-^bbFx煹ǖᠠvW6OwdR?U/fY=IkjQmțweR kd^x{cjAԠku8+XY, ,),|(E׌)&L.PyɊaTLs@J}siCcZo?x:=N4!je>9xF=gKQ{&s߹5,[)/9Z[˃N])_p3)7Tqc-s}B]|W>۠96άk\VVj&MPY\*"$ 뗗5ͣPNB[9P\?SB3[c\:Lc2y+̹aBao1)9N9/ ,J1>wC.x3շXaU4?X$;N_*Z\}ei;u|/?~ k>xnU _+ц 혗xv褲r潭n'1֋Of=)e 02 ,HOOgp|4<@{B_G!m,!w A?~??Z& /^!er_ 돘?: 2 &2Ox#_1ڀt[Rydij<' o~oc"o='Ն]+.nLJʺ)3P ?? 4oc`3m'ʠ

关于诚实守信的名言及事例
关于诚实守信的名言及事例

关于诚实守信的名言及事例
香港超人李嘉诚,在创业初期资金极为有限.一次,一位外商希望大量订货,但他提出需要富裕的厂商作保.李嘉诚努力跑了好几天,仍一无着落,但他并没有捏造事实,或是含糊其词,一切据实以告.那位外商深为他的诚信所感动,对他十分信赖,说:“从阁下言谈之中看出,你是一位诚实君子.不必其他厂商作保了,现在我们就签约吧.”
虽然这是个好机会,但李嘉诚感动之余还是说:“先生,蒙你如此信任,我不胜荣幸.但我还是不能和你签约,因为我资金真的有限.”外商听了,极佩服他的为人,不但与之签约,还预付了货款.这笔生意使李嘉诚赚了一笔可观的钱,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由此,李嘉诚也悟出了“坦诚第一,以诚待人”的原则,并获得了巨大成功.
中国古代诚信小故事汇编

北宋词人晏殊,素以诚实著称.在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结果晏殊发现考试是自己十天前刚练习过的,就如实向真宗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宋真宗非常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便赐给他“同进士出身”.晏殊当职时,正值天下太平.于是,京城的大小官员便经常到郊外游玩或在城内的酒楼茶馆举行各种宴会.晏殊家贫,无钱出去吃喝玩乐,只好在家里和兄弟们读写文章.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为辅佐太子读书的东宫官.大臣们惊讶异常,不明白真宗为何做出这样的决定.真宗说:“近来群臣经常游玩饮宴,只有晏殊闭门读书,如此自重谨慎,正是东宫官合适的人选.”晏殊谢恩后说:“我其实也是个喜欢游玩饮宴的人,只是家贫而已.若我有钱,也早就参与宴游了.”这两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树立起了信誉,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而同样在商鞅“立木为信”的地方,在早它400年以前,却曾发生过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戏诸侯”的闹剧.
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烽火是边关报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需召诸侯来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燃.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将们匆匆赶到,弄明白这是君王为博妻一笑的花招后又愤然离去.褒姒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足无措的样子,终于开心一笑.五年后,酉夷太戎大举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诸侯未到——谁也不愿再上第二次当了.结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虏.
一个“立木取信”,一诺千金;一个帝王无信,戏玩“狼来了”的游戏.结果前者变法成功,国强势壮;后者自取其辱,身死国亡.可见,“信”对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济阳有个商人过河时船沉了,他抓住一根大麻杆大声呼救.有个渔夫闻声而致.商人急忙喊:“我是济阳最大的富翁,你若能救我,给你100两金子”.待被救上岸后,商人却翻脸不认帐了.他只给了渔夫10两金子.渔夫责怪他不守信,出尔反尔.富翁说:“你一个打渔的,一生都挣不了几个钱,突然得十两金子还不满足吗?”淦夫只得怏怏而去.不料想后来那富翁又一次在原地翻船了.有人欲救,那个曾被他骗过的淦夫说:“他就是那个说话不算数的人!”于是商人淹死了.商人两次翻船而遇同一淦夫是偶然的,但商人的不得好报却是在意料之中的.因为一个人若不守信,便会失去别人对他的信任.所以,一旦他处于困境,便没有人再愿意出手相救.失信于人者,一旦遭难,只有坐以待毙.

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斤”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缍使他免遭祸殃.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但为了这点实惠他毁了自己的声誉而声誉相比于物质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于朋友,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的.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
——海涅
●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
●诚实是力量的一种象征,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和内心的安全感与尊严感.
——艾琳·卡瑟
●民无信不立.
——孔子
●人类最不道德处,是不诚实与怯懦.
——高尔基
●没有诚实何来尊严.
——西塞罗
●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生命.
——大仲马
●真话说一半常是弥天大谎.
——富兰克林
●真诚是一种心灵的开放.
——拉罗什富科
●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自己要诚信.
——莎士比亚
●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
——德莱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孟子
●欺人只能一时,而诚信都是长久之策.
——约翰·雷
●信用是难得易失的,费十年功夫积累的信用,往往由于一时的言行而失掉.
——池田大作
●我宁愿以诚挚获得一百名敌人的攻击,也不愿以伪善获得十个朋友的赞扬.
——裴多菲
●诚实的人从来讨厌虚伪的人,而虚伪的人却常常以诚实的面目出现.
——斯宾诺莎
●没有诚信,何来尊严?
——西塞罗
●失信就是失败.
——左拉

俗话说“诚信二字丢,莫在世上走”“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湖北孙水林兄 孙水林
弟俩每年都会在年前给农民工结清工钱,2009年底哥哥孙水林为赶在年前给农民工结清工钱,在返乡途中遭遇车祸遇难。弟弟孙东林为了完成哥哥的遗愿,在大年三十前一天,将工钱送到了农民工的手中。兄弟俩的诚信之举深深打动了全中国的人。孙东林20年来坚守“新年不欠旧年账,今生不欠来生债”的承诺在网上广为传播,这兄弟俩,被人们称...

全部展开

俗话说“诚信二字丢,莫在世上走”“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湖北孙水林兄 孙水林
弟俩每年都会在年前给农民工结清工钱,2009年底哥哥孙水林为赶在年前给农民工结清工钱,在返乡途中遭遇车祸遇难。弟弟孙东林为了完成哥哥的遗愿,在大年三十前一天,将工钱送到了农民工的手中。兄弟俩的诚信之举深深打动了全中国的人。孙东林20年来坚守“新年不欠旧年账,今生不欠来生债”的承诺在网上广为传播,这兄弟俩,被人们称为“信义兄弟”。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