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护生态环境?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04 17:30:39
如何保护生态环境?
xWYn#PlY EqjDWq\$]f*" ~Qh4Ъʊxދ/߾$_6NRW4H?.zpS䑆2^7z| Sw"LkkYz|G&'wJ^:j̣u)F2 ۛ. ?;ll͐^jH<ħTnw=i{O_v-NQg9Ǵs\uo[40{:n.,w]/Cr,k4x?\"WZEC2*n7O\ßq忰=@NR?,hxI:7MD,` 7cQa{I"οp6z v >PZ{r#녞,2OEK9V2d],8YCpsȈlmF{E%91UԮ߻SQdMNG'x8;gNyπ*&ʵ+$+ P st@*s8 It[:jM bѦ W\ۣU4 ea~@ci2ܜ'|jQud_vM(5/tV!-`[RYـ-mF(RfTp0:].>DMh .xϏSn&(&ք~f*]XQu`& 7/}UȠQ[sJ/#==z&('en:SЭ"Sffu)C|}@DQf4[gEQN^G 6mK:>p<5Rt)*Aj&;h_4l9VD}8 (C8 DN7 XMqKlgCvFTIS\A|U]xx/q&wn 9ێA*WJ:-=*qmw1Ge᧻B$.7){> ]#_bh@B*fdA>I`r0lqM|sC zķ^4N/©8l_a|7ơ'x8ϡLY YY18Q++Fϊ]n@ }O}TFS`GT/aWs\@slknĚYfo(=vv. = :߼'|܆ %/LIg_q QH pcdOiSCH폹UtDIPcP#]5l*|.x/ |3?؀Fӟ߆r'zxwM!a:0߹/<@z]]]xFi`W 8Xj aS |]l}U_Tee]w[u1M-ȤR\='(bMzQc0ՑUQӵ8+l+bC34;<~Λ vY-`|mZ)`_+hl ^=!62%qsBǜ4&BaQ>j%9wys+teԀ5L$@tz-o&GIr^1 x{\33ICх/PUh5xKVQEaD>cd&`? F-3e' LPu2HW?:W L+ļ?a g~>e7 {kà Ɏ%K e =+[}m?, 1vM=c5: 0T4[OF$a'f3j+3o} ·_>Uow

如何保护生态环境?
如何保护生态环境?

如何保护生态环境?
牺牲生态环境得不偿失,这是被无数事实证明的真理,我们不能在同样的问题上重复栽跟头、交学费了
渤海溢油不止、云南“铬污染”未平;恒山因过度开采“破相”还令人揪心不已,陕西榆林沙漠中竟出现高耗水的高尔夫球场,更让人难以接受……
7、8月份是极端天气多发时节,但这一桩桩环境生态事件,不只是老天爷捣乱.有突发因素,更是累积效应.指责曝光者“唯恐天下不乱”也好,抱怨“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也罢,问题就在那里,想瞒下去很难,纵然人们一时看不见或者难有切身感受,有时一场狂风暴雨就能把问题给掀出来.
对于当前的环境形势,有权威专家概括为四句话:局部有所改善,总体尚未遏制,形势依然严峻,压力继续加大.近期披露的问题,为这四句话作了注脚.分析这些问题的原因,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项目或工程的决策者考虑经济效益多,考虑资源环境承载力少.
最为明显的是,对于油、气、煤、水、金属等资源,只想着多采快挖赚大钱,却不顾及资源的稀缺性、不可再生性,不顾及资源开发过程中可能造成的环境生态损害.如此急功近利,掠夺式地开发利用资源,把自然环境当成可以任意排污的场所,造成的后果就是既影响当地的可持续发展,又直接危害群众健康.有百年采煤史的山西孝义,目前1/5的面积已被“采空”,地质灾害多发;而整个山西,因采煤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失高达4000亿元.
有人说,中国的环境问题到了集中爆发期,此话并不为过.十七大报告在概述前进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时,第一条就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这些年,我们一直在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但环境质量仍只是“局部有所改善”.由于长期以来传统工业化和粗放增长方式的惯性,很多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不少矛盾经过多年的积累,恰恰到了集中凸显期.
“十二五”期间,破解资源环境约束、保障群众身心健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要求各地不仅要继续清偿环境生态欠账,更要努力做到不欠新账.沿海和大江大河沿岸化工企业布局的过于集中,重金属行业废渣的堆放与无害化处理,水资源的过度利用与污染,草地的过载过牧以及毁林开荒的工程建设等问题,事关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都需要高度重视.要做到既避免新的环境问题出现,又能对生态旧账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惟有实施更加严格的环境管理制度,让破坏生态环境者付出高昂代价,山川才有庇护,发展才有未来.
牺牲生态环境得不偿失,这是被无数事实证明的真理.在坚定科学发展的今天,频发的生态环境事故正是一记棒喝,警示我们:不能在同样问题上重复栽跟头、交学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