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诂学中 对“惜”的解释是什么?可以运用哪些训诂方法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21 04:19:53
训诂学中 对“惜”的解释是什么?可以运用哪些训诂方法
xTR@} _>@i_ | %+i-+,A@df'sν{p CX8ء`h<>8;ݤP⭀M 6)!+_.QWhޜwv'Na(3f&Dq.7(8…tLw7=%I(٬$ojȩ(惮51Ȳ<8ThJ3"4 ~ԡ ٴt434ytX❫{xA2x>'Ӽ[sql3&@ݣrֹAt|-|Su4pssfvA"THt=\ AOP4-_GXZ&oaDՔ`DtɢoFHm d0si26Umܠ()#ZαƳ%Ѭ%(r <bB¡"iǭ:{ؔگ+y qDpZSE3βUQ0,}NBZmam\ _L5bMdBYE;$QTqXݠruZz;"թyv'Ӥ[6<QPPFB)nMq?䕉(=Pclj^SL=8$_#6]uC ]|pߵR?nҠ̪0hO*F!We5+6q:+>cL+.Vm!c!`3ERl&(0>ݏoq $

训诂学中 对“惜”的解释是什么?可以运用哪些训诂方法
训诂学中 对“惜”的解释是什么?可以运用哪些训诂方法

训诂学中 对“惜”的解释是什么?可以运用哪些训诂方法
“惜”的常见意义有“爱惜”“惋惜”“怜惜”这几种.读周紫芝《小重山》有一句:“休惜醉,醉后有人扶.”诗中的“惜”字若用常见意思解释,就使句意不通.又李白《感兴》:“不惜他人开,但恐生是非.”其中的“惜”不能以常见意义来套用.很显然, “惜”字有其另外的含义.
再看看其他的例子:
张先《菩萨蛮》:“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
张先《玉联环》:“惜恐红云易散,丛丛看遍.”
杜安世《巫山一段云》:“惜恐尘埃染,惊疑紫府来.”
上述三例中都有“惜”字,且都不是常见的意义.再细看一下,三句中都是“惜”和“恐”连用,属于古诗文中的连文用法.根据连文用法,我们知道在这里“惜”和“恐”的意义相同,应该是“恐怕”“担心”的意思.
又崔国辅《香风词》:“坐惜玉楼春欲尽,红棉粉絮挹状啼.”在《万首绝句》中“坐惜”作“作恐”.由此可见,“惜”即和“恐”的意义相同.
根据以上句例和分析,可知“惜”有“恐怕”“担心”的意思.由此就可以正确地解释前面所举周紫芝《小重山》和李白《感兴》中“惜”的含义了.
可以运用义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