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评晚清外交史上发生的某一事件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20 20:57:53
简评晚清外交史上发生的某一事件
x[n"G23R J4D2Y@d%hp xz ml TOBb0H!T:U}pt(y}.whST욎}i؜E] QTȉA@lIJ\IޅOSڼ ߗm>NYYC<'fR0#Wi`zo@ßPIiPrJ7E(TȾ[匍 =xPDܢ~Ղ Tcb8dak'cTXvNne9B,*k,ѥӜ%(žuXJTȲ(i+ezrlr0sYbDRhlUWJ6o\bf11AYAu4M׬'܀{nj "/PZO.W-˲xꘪ)/ x|R>Q¢w<5|}U|ޢdk貺QìjK3Nkyn[03TƞIlleld uTQU(j!0/ uvfLDmyTgh+}ŗffw"+KF-t[ʽKwM><\eA" CDicXEr| *Rzp I

简评晚清外交史上发生的某一事件
简评晚清外交史上发生的某一事件

简评晚清外交史上发生的某一事件
大沽口船舶事件:晚清外交运用国际法的成功个案
19世纪60年代,作为西学的一部分,近代国际法传人中国,促进了近代外交关系的转变.清政府首次正确运用它解决了发生在中国领海的普(鲁士)丹(麦)大沽口船舶事件,这是晚清外交的一场胜利,有助于我们全面认识晚清外交.
尤其在资本主义扩张时代的国际交往,是以国力为后盾的,但也存在一定的规则即通常说的国际法或者公法.处于不平等国际关系中的晚清外交,以正确运用国际法,偶尔也能折冲樽俎,一定程度上维护国家权利,1864年发生的大沽船舶事件就是这样一次成功的尝试.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除了英法美俄外,其他国家也纷纷来华要求订约,清政府几乎一视同仁,于1861年和1863年分别与普鲁士和丹麦签订了“通商条约”和“海关税则”【”,因此.对中国而言,由于不具有特殊的同盟关系,作为具有基本相同内容的条约订立国,对普丹两国有基本相同的权利和义务,在同涉双方事务时应该不分畛域,即国际法上的“无差别原则”.这个时候发生了普鲁士公使在中国扣留丹麦商船的事件.1864年,普鲁士联合奥地利对丹麦作战.按照国际法,两国进入战争状态应遵守战争法.19 世纪的战争法已经有很大发展嘴,中国人也已经有所接触,林则徐禁烟时,组织人翻译了瑞士法学家瓦特尔《万国法》中关于战争的一部分圈.1864 年,在清政府协.

大沽口船舶事件:晚清外交运用国际法的成功个案
19世纪60年代,作为西学的一部分,近代国际法传入中国,促进了近代外交关系的转变.清政府首次正确运用它解决了发生在中国领海的普(鲁士)丹(麦)大沽口船舶事件,这是晚清外交的一场胜利,有助于我们全面认识晚清外交....

全部展开

大沽口船舶事件:晚清外交运用国际法的成功个案
19世纪60年代,作为西学的一部分,近代国际法传入中国,促进了近代外交关系的转变.清政府首次正确运用它解决了发生在中国领海的普(鲁士)丹(麦)大沽口船舶事件,这是晚清外交的一场胜利,有助于我们全面认识晚清外交.

收起